学工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生工作 > 学工动态 > 正文

商学院薪火实践队开展安徽第一面党旗探寻活动

发布日期:2025-08-29 作者: 来源: 点击:

为深入基层乡村挖掘红色记忆、感悟早期共产党人的艰辛,发扬红色精神,2025年8月14日,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组织薪火实践队,前往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小甸镇安徽首个农村党组织诞生地,开展“探寻安徽第一面党旗历史意义,传承红色精神”实践活动。

一方热土,点亮星光

寿县,这座兼具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城,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。革命先驱曹蕴真、薛卓汉在此成立党支部,因小甸镇是曹蕴真故乡,更因当地群众为党的早期建设发展筑牢根基。彼时,寿县早期党员、团员数量居全省各县之首,他们深入工农青年各界,播撒革命火种,点燃民众革命热情。先驱们不惧艰险、奋勇斗争,以坚定信念与不屈意志,为革命胜利积累基石。正是凭借革命前辈的拼搏与群众的支持,寿县革命浪潮席卷全省,为新中国成立注入磅礴力量。

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

据守馆人员及馆藏记录,1923年,曹蕴真、薛卓汉等遵照党的指示,肩负在寿县发展党组织的使命返乡,于同年冬发展12名党员,在小甸集建立安徽首个党支部,中共小甸集特支,曹蕴真任书记,直属于党中央。自此,党组织在寿县加速发展,支部如雨后春笋。安徽革命的第一簇薪火,于峥嵘岁月里点亮希望,温暖江淮儿女。

峥嵘岁月,只为祖国

1927年秋,为中共中央计划派曹蕴真赴莫斯科学习,疾病却打乱行程。病中,他向同志袒露心声:“革命胜利需艰苦奋斗与流血牺牲,我愿以青春赋党,让革命之花绽放。”这番话如暗夜火炬,为迷茫革命者照亮前路,指引方向。

动荡岁月里,曹蕴真的信念并非孤响,土地革命时期,寿县党员穿梭于皖中各县巷,成为革命暴动先失地。当地党员,团员稳卧虎,投身革命,以实际行动延续曹蕴真的信仰火种。1931年春,瓦埠暴动爆发,千余农闲于3月30日凌晨举起义旗,高呼推翻起义。这场暴动横扫长百余支,周枪三十余支,农民夺粮分粮,既是生存抗争,更是尊严与希望的捍卫,武器虽县,信念成锋,宣告旧秩序松动,新时代火种初现。

参与瓦埠暴动的农民,大多未留下姓名,却以血肉之躯编织革命华盖。他们似田野间紧绷的飞鸟,力量虽不张扬,却能激起摇撼大地的势能。这平凡个体的抗争,让革命火种烧得更旺,正如他们用行动证明:星星之火,正以燎原之势,改变时代命运。

回望过去,展望未来

一百年来,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以壮烈气概书写民族复兴史诗 。红色小甸与寿县的奋斗史,是党的珍贵记忆与奋斗缩影,化作丰碑润泽民众。此次实践让商学院学生厚植爱国爱党情怀,为学院育人注入红色动能。未来,商学院将持续开展红色实践,引领师生传承伟大建党精神,在时代征程中砥砺前行,让红色精神熠熠生辉。(撰稿:郜东洋 金露雅刘潇涵 审核:王天蓝 刘在春 蒋磊)